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关于换发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和补报整顿消毒产品资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0:56:43  浏览:90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关于换发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和补报整顿消毒产品资料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换发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和补报整顿消毒产品资料的通知
卫生部


(1994年5月21日)


全国消毒药械整顿工作,自1992年8月正式开展以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各级卫生防疫站领导及有关科室业务人员的共同配合努力下,使该项工作的开展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截至1993年10月底全国消毒药械整顿工作已基本结束,材料整理和专家技
术鉴定等项工作也基本完成。
一、关于消毒产品(以下简称产品)整顿的基本情况和处理意见通知如下:
1、部级“卫生许可证”的产品:
1988年至1990年12月底,由卫生部批准发“卫生许可证”的消毒产品共139个,持部级“卫生许可证”转让的产品共129次,所以列入本次整顿的产品共268个。其中有52个产品由于各种原因停产,占整顿产品总数的19.4%。另外,缺整顿技术资料的有49个
产品。故参加复审的产品只有180个(其中包括13个已停产的产品,因停产后尚有产品销售)。
2、省级“卫生许可证”的产品:
由省级(包括省市会、单列市、食品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防疫站批准发“卫生许可证”的产品有215个,持省级“卫生许可证”转让的产品是49次,列入本次整顿的产品共264个,已停产的有73个产品,占整顿产品总数的27.65%。
3、无“卫生许可证”的产品:
全国共查出无“卫生许可证”的产品(包括假冒、伪劣产品)149个。
4、部级“卫生许可证”产品的技术鉴定结果:
卫生部经组织有关专家对部发“卫生许可证”的180个产品的技术资料审核鉴定结果,一、二类指标全部合格的产品有10个;一二类指标还须复测不同检测项目和修改说明书的有157个产品。产品一类指标合格率为83.2%;二类指标合格率为43.2%。
二、产品整顿处理意见:
1、一、二类指标全部合格的产品,从6月1日起开始换发新的“卫生许可证”(正、副本)。请各级卫生防疫站通知产品研制申报单位和生产厂家,持原单位所发“卫生许可证”和交纳2500元产品审评费,到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办理换证手续。(地址:北京宣武区
南纬路27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内)。全部产品换证工作截至1994年12月31日止。
省级产品换“卫生许可证”工作,由各省根据本地情况,参照部级产品换证的有关规定执行。
2、须补充不同检验资料和修改说明书的157个产品,要求在6月底前将该产品补充资料报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补做稳定性试验的产品,在10月底前上报资料)。
3、对转让产品灭菌效果和稳定性差异较大的产品(如氯类消毒液和碘伏类消毒剂),卫生部已组织“联合复测组”进行了重新抽样复测,建议产品研制申报单位,按联合复测结果重新修改产品说明书,并对转让产品说明书按统一要求修改。其它类产品按补充资料要求补报。
产品申报单位和被转让的生产厂家,按要求将全部补充资料、修改后说明书报部审评合格后,由产品申报单位到指定单位办理“卫生许可证”正本和生产副本(包括转让产品)。
4、对停产产品,由当地卫生防疫站负责索取停产报告和收回“卫生许可证”,对不能收回的“卫生许可证”,由产品申报人或产品代理人写明原因。收回的部级(包括食品部门)“卫生许可证”和停产报告,要求在今年10月底前报部备案。
省内产品由各省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登记备案。
5、对无“卫生许可证”的产品,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工商管理、市场管理等部门共同做出停止生产、销售的处罚决定。
6、对盗用他人“卫生许可证”和冒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文号的假冒产品,应立即令其停止生产、销售,并给予行政罚款处罚。
7、卫生部整顿产品和1991年后批准发证的产品换证批准文号格式均为:
(年号)卫消准字 省号(H)-序号 (H)代表换证符号
例:(1994)卫消准字 01(H)-0001号
三、请将卫医司发(1994)13号文件要求报送的医疗消毒工作调查资料尽快报部医政司和卫生防疫司。



1994年5月2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水利厅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水利厅


关于印发《浙江省水利厅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水科〔2008〕13号


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厅属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局)、总站、中心:

根据《浙江省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现将《浙江省水利厅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试行中有何建议或意见,请及时向厅科技处反馈。

联 系 人:叶红蕾;联系电话:0571-87826556;

传 真:0571-87808040;

电子邮箱:kjc@zjwater.gov.cn。



二○○八年八月十四日





浙江省水利厅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专家在我省水利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推进科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根据《浙江省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厅科技工作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专家库是指由水利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为我省水利科技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专家信息数据库。

专家库按照“自愿申请、单位推荐、资格认定、按需选取、动态管理”的要求,由厅科技处负责日常管理、维护。

第三条 专家库专家的任务是为我省水利科技发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参与科技项目的立项、验收、鉴定(评审)、评奖等工作。

第四条 专家库专家主要由我省水利系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也可以聘请部分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进入专家库。专家分为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特聘专家三类。需要时可按技术领域设若干组别。

第五条 专家库专家的聘任实行届期制,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后,根据需要及专家工作实绩续聘或更换。

第六条 进入专家库的技术类专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从事水利及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以上,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科技活动特点、规律及前沿的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主持并完成一项以上(含一项)厅级或厅级以上科技项目;

(三)学风严谨,办事公正,工作责任心强;

(四)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

(五)科技活动中无不良记录。

第七条 进入专家库的管理类专家主要从厅机关各处(室、局)、总站、中心负责人,厅属各单位及各设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技术负责人中产生。

第八条 根据工作需要,可聘请国内外学术造诣深、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和地位的知名专家、教授及资深研究人员担任专家库特聘专家。

第九条 进入专家库的技术类专家、管理类专家须填写《浙江省水利厅科技专家库专家申请表》。

技术类专家附下列证明材料:

(一) 职称证明材料;

(二) 学术、专业成就的证明资料;

(三) 近五年承担项目和科技活动情况等。

管理类专家附下列证明资料:

(一) 职务证明资料;

(二) 主持业务范围。

申请者经资格认定、公示后,由厅发文公布并颁发专家聘书。

第十条 原则上在有关咨询评价活动开始前二十四小时内,厅科技处按照随机性和回避性的原则,从专家库中抽取相关专家参加各项咨询评价活动,并且在评审结果确定前保密。选取工作接受厅监察专员办公室的监督,选取结果报分管厅领导同意,并记录备案。

第十一条 专家库专家在参加有关咨询评价活动时,享有下列权利:

(一)为我省水利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参与科技项目的立项、验收、鉴定(评审)、评奖等工作;

(二)独立地提出专家咨询评价意见,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三)对专家库的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以书面方式辞去专家库专家资格。

第十二条 专家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职业道德,公正、公平、客观和科学地进行咨询评价;

(二)对所提出的咨询评价意见署名并承担个人责任;

(三)对所参与的各项科技咨询评价活动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厅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认真配合做好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办公厅


关于认真配合做好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

建办质电[2005]29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山东、浙江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于今年5~6月份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工作。为配合做好此次《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的相关工作,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认真配合做好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安委会明电[2005]1号)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工作重要性

  《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实施以来,对推进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促进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法》的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安全生产法》的落实情况列为今年执法检查的重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工作重要性。

  二、认真配合做好《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工作

  为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工作,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梳理法规。要认真梳理《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各地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地方标准规范。

  (二)开展自查。要围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所确立的各项制度进行自查。通过自查,要认真分析《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属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也要提出整改计划。

  (三)准备材料。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方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辽宁、内蒙古、山东、贵州、黑龙江、河北、河南、安徽、山西、陕西等十省区进行重点检查,并委托北京、吉林、江苏、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十一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本地区进行检查。上述地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配合当地人大常委会做好相关材料准备和迎接检查工作。

  三、逐步完善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各项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同时要逐步完善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预警制度,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特殊季节、恶劣天气到来和施工高峰期之前,认真分析和查找本地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深刻吸取本地或其他地区以往年度同时期曾发生事故的教训,有针对性地提早作出符合当地建设工作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发生。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工作力度,严格查处无证施工。要进一步明确监理企业安全责任,要求监理企业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监理安全责任纳入监理规划,并制定实施措施,严格执行,同时强化对监理企业履行安全责任的监督检查。

建设部办公厅
二○○五年五月九日